佛陀神变日 | 六师外道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?
佛陀在神变月所摧破的六师外道,
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?
佛教的创始者乔达摩(Gotama),诞生于公元前五〇〇年左右;这时正值中印度社会、思想的变动期;一般认为,佛陀得以生于此一社会变迁时期,是佛教能够顺利发展于全印度的原因之一。北印度信奉吠陀宗教,婆罗门阶级的权威受到重视;而在中印度这块新开发地,婆罗门的权威则尚未确立。在这个地区,武士阶级六师外道的势力还很强,婆罗门屈居其下。
阿利安人从北印度发展到中印度的过程中,众弱小部族逐渐被合并,改变为王国的型态,当时中印度有所谓「十六大国」,这些国家被企图进一步合并为少数的王国;尤其是占据中印度西北方的拘舍罗国(Kosala,首都舍卫城Sravasti)和占据恒河中部南边的摩竭陀国(Magadha,首都王舍城Rajagrha),便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。特别是新兴的摩竭陀国,最后统一了全印度,开创了印度第一个王朝;一般认为,这主要是因为摩竭陀国拥有农产挂帅的丰富财力。总而言之,到了这个时代,出现了狭义的王者(rajan),于是王者的权威渐受重视。
恒河流域酷热多雨,而拜丰富的物产所赐,此处出现了以农耕为主的耕作者和地主。而且随着物资逐渐丰饶,工商业及手工业变得兴盛,都市渐次发展起来;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商队和公会,产生了商业领袖的长者阶级(sresthin,setthi)。如此一来,当时政治及经济关系产生变化,古代的阶级制度也就跟着动摇;而且婆罗门的阶级权威不受尊重的情况,似乎意味着吠陀自然崇拜的宗教已然失势。崇拜自然现象的朴素宗教,好象已经无法满足当时体验奥义书中「梵我一如」哲学的知识份子,而阿利安人受到陀罗毗荼族的宗教影响一事,似乎也是促成新宗教思潮兴起的原因。再者当时中印度的物产富足,所以足以赒济许多游民、出家者,故有志于宗教者便出家成为游行者(paribbajaka),借着在家人的布施维生,以便绞尽脑汁来探求真理。只不过尽管物产丰富、生活安定,但是在缺乏娱乐的古代,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的生活中,就会引发无法被救赎的不安与倦怠感,于是就产生了逃避现实、至彼岸追求真理的社会风气,并且出现了好人家的小孩相继出家的现象。
当时有两种宗教师:婆罗门和沙门。传统的宗教师称为婆罗门(brahmana),他们信奉吠陀宗教,掌管宗教祭祀,同时潜心于梵我一如的哲学,希冀获得不死的真理。他们在少年时代拜师进入学生期,学习吠陀经典;接着学成后返家,结婚而尽一家之主的义务,进入居家期;而到了老年后,将家权交给儿子,退居山林,渡过林住期;最后离开森林的住处,进入一处不住的游行期,终其一生于行方不定的旅游之中。
相对于这种婆罗门的修行者,这个时代出现了全新的修行者,他们称为「沙门」(brahmana, samana),意思接近「努力的人」,是古奥义书所没有的新宗教师。他们离家后过着乞食的生活,直接进入游行期的生活;而且年轻时代便守禁欲生活,于森林中修习瞑想(yoga 瑜伽),或埋首于剧烈的苦行,想从中悟得人生真理,得到永生。
关于当时的沙门,佛教的经典中提到所谓的「六师外道」,有六位宗教家十分有名。据载,他们都带领一批弟子,被敬为教团领袖(ganin),这六人如下:
一、布兰迦叶(Purana Kassapa,又译作富兰那迦叶)
二、末伽梨瞿舍梨(Makkhali Gosala,又译作末伽梨拘賖梨子)
三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(Ajita Kesakambalin)
四、婆浮陀迦旃那(Pakudha Kaccayana,又译作迦罗鸠驮迦旃延)
五、散若夷毗罗梨沸(Sanjaya Belatthiputta,又译作删阇夜毘罗胝子)
六、尼干子(Nigantha Nataputta,又译作尼犍陀若提子)
这些人最重视的,是善恶行为(业)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(报)。
第一的布兰迦叶否定道德,主张杀人、盗物等不是作恶,认为善恶行为并不会造成道德的结果。
第二末伽瞿舍梨提倡偶然论、宿命论,主张人不管向上或堕落都无因也无缘;其教团称为「阿耆毗伽」(Ajivika或Ajivaka),佛典译为「邪命外道」,本意为「遵守严格的生活规则者」,是苦行主义者。阿育王碑文和《实利论》(Arthasastra)等也提到这个教团,和佛教、耆那教同为后世有力的教团之一。据传瞿舍梨曾和耆那教领袖大雄(Mahavira)在一起修行,似乎是一位想藉由苦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。
第三阿耆多是唯物论者,主张只有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元素是实在的,道德行为没有作用。这种唯物论的传统延续到后代,称为「路伽耶陀」(Lokayata),佛典译为「顺世外道」;此外后世也称之为「遮卢婆伽」(Carvaka)。
第四婆浮陀主张地水火风四元素外,再加上苦、乐、生命,此七要素是实在的;由于七要素是不变的,所以杀人只是刀穿过这七要素的间隙而已,所以杀人并不成立。这种只认为要素是实在的观点,后来发展成「胜论学派」(Vaisesika)。
第五散若夷,对问题擅长作游移不定的回答。一般认为,他基于对知识怀疑和不可知论;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逻辑学的反思。后来成为佛陀大弟子的舍利弗(Sariputta)和大目犍连(Mahamoggallana)都曾在其门下。
第六尼干陀,即耆那教(Jaina)的创始者大雄(Mahavira)。「尼干陀」是「离系缚」的意思,以离身心之束缚为目的而修苦行的教团,称为「尼干陀派」。大雄加入这个教团后,修习苦行,悟得耆那(Gina 胜者,降惑者),因此从他以后这一教团便称为耆那(Jaina)。耆那教以前的尼干陀派似乎历史十分悠久,此派所说的二十四祖中,一般认为波粟湿婆(Parsva, Pasa)确有其人。
耆那教和佛教同为有影响力的宗教,教理用语等和佛教也有许多共通之处。耆那教的目标是克服身体的束缚,即肉体的欲望和本能,而得到心的自由;所以行苦行以减弱身体的能量。除此之外,并实践以「五大誓」为中心的严格戒律,尤其严禁杀生,并强调无所有(舍弃所有),所以也有修行者连衣服都舍掉而裸体修行(空衣派)。这一派的教理和知识论都颇具特色,被汇集成经典而传承至今。其早期经典是用半摩竭陀语(Ardha-magadhi)所写。
当时能有如此多的沙门辈出,主要是正值思想改革期的时代,同时不可忽略的是,当时中印度也具有可以供养大量出家人的经济能力。中印度位于恒河中游,那时候处于阿利安人确立农耕的定居生活时代。当时中印度的稻作技术十分进步,粮食丰富。在热带地区,食物很容易腐败,烹煮过的食物如果有剩余,大都要丢弃。因此以乞食为生而修行的沙门,很快就一一出现了。
从以上六师的主张看来,道德行为有没有果报是当时的重要问题;这是业(karman)的果报问题。如果有业的束缚,则如何断除业缚而使心得自由,自然也成为重点;这又和轮回有关。但是轮回转世的思想,吠陀经典中还没有出现,这是在奥义书中逐渐成熟的世界观,但是「轮回」(samsara)一语在古奥义书中尚未出现,而佛陀以后的奥义书则逐渐大量使用。也就是说,可能正当佛陀时代,才确立这「反复生死」的轮回观。只是如果有了轮回的观念,必然会考虑到轮回的主体。业的思想也是早在佛陀以前就有,但业报尚未被承认为法则;佛教把这个业的笼统观念,条理成佛教独有的「业的因果律」。耆那教也承认业的果报,但他们颇倾向于把行为的结果当作惩罚(danda)。
关于身为轮回主体的自我(atman, attan; jiva命我)及其存在场所的世界,当时有六十二种见解,即佛教的《梵网经》所载的「六十二见」。因为人心是不断迁变的,如果认为心中有常住的自我,那么便产生种种「如何把握自我」的意见。耆那教的文献记载,当时有三百六十三家之诤,归纳成作用论者(业论者)、无作用论者、无知论者(怀疑派)、持律论者(道德家)等四种。
此外,佛典把当时的世界观归纳成三种:依神意而活动的自在神化作说(Issaranimmana-vada尊佑造说)、一切由过去业所决定的宿命论(Pubbekatahetu宿作因说)、一切是偶然产生的偶然论(Ahetu,Apaccaya无因无缘论)。佛陀斥责这三种见解,认为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努力的成果。佛陀宣说的缘起论的立场,已经超越了这三种立场。
以上的见解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:一、正统婆罗门的转变说(Parinama-vada),认为自我和世界都是从唯一的「梵」流变而成的;二、否认只有唯一绝对者的积集说(Arambha-vada),认为元素是常住的,元素集合而成为人和世界。修行方法方面,也可分为修定主义,即修定静心以求解脱,以及苦行主义,即断绝束缚心灵的迷惑力量,以得解脱。
总而言之,佛陀出世的时代,正是传统的吠陀宗教丧失其光辉,而新的宗教权威尚未确立的时代。而且是许多思想家试从内心发现真理,恍如暗夜中摸索前进的时代。
--转载自网络
推荐阅读
明日神变月 | 徳格印经院神变月十五图,祈愿吉祥如意!智海撷珍 | 神变月里说“神变”,什么才是最厉害的“神变”?
神变月-极珍贵的15天来临,10亿倍大福田,把握良机集资净障!
【经典公案:神变月的由来】一年中极为珍贵的15天,精进修行勿错过!
今天 ,殊胜的神变月开始!每做一件善事,功德比平时增上十亿倍!
佛法平台“通往解脱之路”欢迎关注!
本平台的宗旨是为接引广大有缘人与佛结缘,为有缘众生打开一扇门,将正知正法带给大家!
佛法是一盏明灯,为我们照亮前程,点亮希望!
本平台为茫茫黑夜中的众生点亮一盏灯,为有缘人提供佛法修行,了解佛法的真谛,同时希望大家通过学修佛法从此走上解脱轮回之路!
需要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:lvdumu2020 进群
本公众号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,愿所有众生早日离苦得乐终究安乐!